在上海街頭,看到一個上海小女子挽著一個老外的胳臂親親熱熱熱地逛馬路,絕對不是難事,更不要說是在酒吧這樣的時尚場所了。在茂名路酒吧街,幾乎就是上海小女人和老外的天然邂逅地。而且上海小女人的外語就是這麼的流利,要英語有英語,要法語有法語,好像上海人的舌頭天生就是為了講外語似的。
上海女人天生地不怕外國人,上海女人也天生地不讓外國人害怕,這句話倒過來說就是,上海女人天生地對外國人有親和力,上海女人也天生地讓外國人產生親和力。可以說這是上海小女人為了自己的婚姻的刻意為之,但是刻意為之得一點不露痕跡,也是渾然天成的技巧。
有個小女人,自身條件不錯,但是因為已經過了而立之年,處於嫁不出去的邊緣;她也沒有什麼著急,也沒有什麼招數,也不抱什麼信心。反正是獨身一人,照常隔三叉五與朋友聚會吃飯,居然就在聚會的飯桌上認識了朋友的一個朋友,也就是她後來的外國丈夫;上海小女人心裡應該是看上了對方,但是上海小女人對待老外,就是有與生俱來的“欲擒故縱”術,她是不會很主動去追對方的,她以不卑不亢的態度,引得那個老外使出渾身解數,直至結婚大典上,小女人的丈夫仍舊極其憨厚地說,自己太幸運了。而小女人的幾個死黨,是在心底極其羨慕小女人最終擁有這麼一個婚姻結果。
上海小女人和老外的天然默契,就在於上海這座城市與世界的天然默契。老外的生活模式、理念、習慣、禮儀、風度,對於上海女人來說,正是自己熟悉的而又喜歡的。撇開功利婚姻的原素,雖然長得都生猛,比起北方男人和老外來,上海的女班聯會喜歡北方人,但是上海小女人,就不再喜歡北模式男人的風格。鬍子邋遢的,不修邊幅的,鄉土氣十足的北方版本男明星,在全國或許會有千百萬的粉絲,但是在上海小女人心目中,沒有他們的位置。
溫情脈脈,溫文爾雅,風度翩翩的男人風格,就像是基因一樣地植入在上海女人的心底。至於老外他們的所有氣息,與上海女人簡直就是息息相通的。就像作家程乃珊少女時代就會迷上了格利高利"派克。在茂名路酒吧、新天地、衡山路之類的時尚場所,很容易看到一個老外和一個上海小女人非常熟稔地說笑,好像已經是知心知己的關係,其實他們就是認識了一兩天,甚至就是一兩個小時。不陌生,不怯場--撇開道德的褒貶,搭訕也是很西方化的一種交際本領。《魂斷藍橋》中芭蕾舞女演員瑪亞,就是在滑鐵盧橋邂逅了高級軍官羅伊芳,演繹了斷魂之戀。
也確實有一門心思嫁給老外的。有些上海女人要從自己每月6000元的工資中拿出4000元來,在高檔涉外酒店式公寓租房,最大的任務就是試著在電梯裡“偶遇”老外,並且可以在不露痕跡的嫵媚中製造和對方的邂逅。當然她們是在上海的女人,而非全都是上海女人;在上海的女人當然有更寬的範圍,而對於老外來說,在上海的女人就是上海女人。她們不惜工本租房,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功利,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一見鐘情--這也是老外喜歡的愛情模式︰有許多的涉外婚姻就是這樣邂逅邂出來的。
- Sep 07 Fri 2012 07:49
上海女人是如何勾引男人的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